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胖改店 转型之路如何越走越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8:36:00    

门店在硬件方面进行了装修升级。

门店对选品进行优化。

市民在门店选购商品。 本版图片记者陈思伊摄

“胖改”之风吹到了昆明。历经31天闭店升级,4月17日,昆明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在官渡区海乐世界迎客。营业至今,超市人气火爆,众多市民纷纷来此开启“买买买”模式。

今年以来,各地的“胖改店”不断涌现,昆明“胖改店”和其他超市有何不同?在服务、商品品质等方面学到了几成功力?“胖改店”能给昆明企业和消费市场带来什么?复制之路是否能越走越宽?带着疑问,记者采访超市负责人、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等。

怎么样?

硬件易仿软件难学

商品和服务是胖东来的“金字招牌”。昆明“胖改店”学得如何?

4月23日是工作日,下午2点半并不是超市销售的高峰时段。但永辉超市海乐世界店内人头攒动,不断有顾客涌入。进入超市,最直观的感受是宽敞明亮,整体装修更加简约大气,“逛感”直线提升。

在生鲜区,新鲜的果切、整齐划一的包装蔬菜,激发顾客的购物欲望。在胖东来品牌专区,3排货架上分别陈列着矿泉水、白酒、啤酒、果汁、燕麦脆等胖东来网红商品,一旁的“限购”提示牌格外醒目。一名超市工作人员说:“有些人就是冲着胖东来品牌来的,为尽量避免代购与普通顾客抢货,我们不得不采取限购措施。”

服务方面,门店增设便民服务区,身高测量仪、医疗箱、血压计、老花镜、轮椅等一应俱全,更有自助取冰、直饮水、微波炉方便顾客购买商品后使用。

在调味品等柜台,门店特意增设放大镜,极大方便老年客群查看商品信息;针对散装食品,清晰标注“每斤约几颗”,有效解决顾客购买时的疑虑;在海鲜柜台,不仅提供周到的清洗服务,还能为顾客购买的海鲜打氧气,确保海鲜鲜活……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赢得不少赞誉。多名顾客表示,改造后商品更丰富了,服务更细致了,价格也比较合理。

从目前的业绩来看,改造成效显著。据了解,开业仅5天,该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70%,客流增长250%。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朝睿表示,“胖改店”成功的本质是零售业从“渠道霸权”向“消费者主权”转型。昆明的案例表明,“胖改店”通过回归零售本质——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供应链、提升体验感,证明了实体店仍有生命力,其核心在于从“卖货”转向“生活提案”,通过差异化、人性化服务形成竞争优势。

不过,也有部分顾客表示,员工在服务细节上仍需改进提升。超市或许也清楚自身薄弱点,在“胖改店”内,可以看到多处提示写着:“我们大多数是新员工,技能还不成熟,服务有不周到的地方。我们会加快成长,请大家多谅解。”

改什么?

精神和品质是关键

在国内零售市场,本土商超品牌式微已是不争事实。各家企业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整改,但收效甚微。

学习胖东来就是方法之一,所谓“胖改”,是指学习胖东来模式对自身进行调改。

4月25日,永辉超市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提到,截至目前,永辉超市完成了超60家门店的调改,预计至6月底,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永辉超市海乐世界店作为云南进行调改的首城首店,被寄予厚望。自2024年8月起,卢山先后3次到胖东来实地参观学习。最终,拥有丰富“胖改”经验的他,被公司任命为调改店的首任店长。

学习胖东来调改,到底在改什么?卢山介绍,先进行闭店装修,接着重新规划超1万个单品,新增单品占30.58%,同时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并结合云南特色,保留本地人爱吃的蔬菜和特色小吃等,还有15%的进口商品,兼具“本土味”和“国际范”。“总体是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时,在商品品质上进行提升,放弃此前的通货路线,让烟火气和舌尖上的体验得到保障,并引进部分胖东来的供应链。”卢山说。

“我们全面学习胖东来的价值观。”卢山介绍,为确保员工有更佳的工作状态,调改后,员工薪资上涨超30%,工作满一年即可享受10天带薪年休假,增设员工休息室、培训室、更衣室、淋浴间,提供免费员工餐等福利。此外,还设置“委屈奖”“顾客表彰奖”等不同奖项以激励员工,每月举行员工民主决议会,听取员工声音、解决员工问题。

卢山坦言,要复制胖东来的成功并非易事,因为硬件的调改,诸如店面装修、陈列布局、设备更新等很容易,这些学起来直观且易于操作。然而,软件调改才是“胖改店”的核心与难点,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员工服务意识等,这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

“胖东来的成功,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他们通过极致服务、严格选品、善待员工和深耕企业文化,真正把顾客和员工放在第一位。”永辉超市云贵区域调改负责人许俊峰认为,品质零售是线下商超的重要出路之一,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胖东来高品质的商品、服务以及文化理念给永辉超市指明了转型方向。

一阵风?

掌握底层逻辑保持竞争力

有部分顾客质疑超市商品价格“水涨船高”,比如肉类包装变好了,但价格基本都上浮。此外,因为调改优选,很多平价商品没有了,也遭到部分消费者吐槽。

对此,卢山表示:“有些消费者反映调改后的商品价格高了,实则不然。永辉超市旨在为消费者带来好商品、好环境、好服务,提供更健康、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而非提供价格低、品质低的产品进行不良竞争。我们绝对不会拼价格,我们能保证的是,在同品质的商品中,性价比最高。”

“坚定地走品质路线,绝不因为价格而降低品质。”店内,红色标语醒目地挂在超市上方——似乎也暗合了“胖改店”的经营之道。

冯朝睿认为,这体现了消费分层与升级,满足中高端客群对品质、健康的需求,同时通过平价商品、折扣时段覆盖大众市场,形成差异化客群覆盖。

据了解,部分城市“胖改店”营业一段时间后,客流趋于平稳,难以再现开业时的拥挤和商品售罄状况。谈到是否对此感到担忧,许俊峰表示:“开业火爆后客流平稳是正常现象,时间会证明,真正的好生意从来不是烟花式的绚烂,细水长流的温暖才是国民超市不可替代的‘护城河’。”

冯朝睿说,胖东来的成功源于极致服务和高性价比商品,但长期发展仍需适应市场变化。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强化服务、拓展线上渠道、调整运营策略,可以保持竞争力,避免因新鲜感消退导致客流量下滑。

冯朝睿的建议是,动态优化商品结构,定期淘汰低销量产品,推出稀缺商品,如网红零食、联名款,制造短期消费热潮;数字化赋能实体商超运营;利用AI系统分析客流热力图,优化陈列;增设手作体验区,结合节假日举办主题活动,提升顾客参与感和复购率;尝试跨界合作,与本地文化IP、知名品牌联名,吸引年轻消费者;通过公益活动,如助农、环保等,提升品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认同感。

“买东西上哪儿买?消费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千个万个,电商也好、实体店也罢,透过无数个商家的名号,我们发现,答案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品质有保障的地方去买。”在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特聘教授、经济学博士曹荣光看来,胖东来模式难以复制,但底层逻辑值得思考和借鉴,就是要紧紧抓住“把控品质增强售后意识”“场景营造需结合地域特色”“诚信经营打造好口碑”3条原则。

怎么做?

迈出转型步伐是积极信号

向业界“顶流”靠拢,进行“胖改”,是传统商超的破局之法吗?

市政协委员、京东五星电器(云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琼兰认为,胖东来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以细节服务和差异化竞争抢用户、抢市场、争转型,昆明本土商超在这方面恰恰非常欠缺。得人才,才能得发展,在员工管理方面,高薪酬和人性化制度也值得学习。胖东来员工平均月薪9000元,远高于行业水平,且每周闭店休息,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员工幸福感与企业发展力的良性循环。

卢山也持相似观点,他说,从行业角度出发,永辉超市的调改可能推动昆明零售企业重新审视服务模式,如人性化管理提高员工福利、优化薪酬体系、增加培训投入、吸引并留住人才,也能推动构建“服务+品质”的新竞争维度,而非单纯依赖价格战。此外,调改能有效提升当地消费动能,从而带动周边商圈,让餐饮、娱乐等业态共同繁荣。

零售业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中处于核心关键环节,其发展态势犹如“晴雨表”。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推动传统百货等实体店改造成为新型商业场所”等。

4月25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果的公示》,昆明榜上有名,也是云南唯一入选城市。

如何推动实体店创新发展?业内人士、专家学者给出“药方”。

张琼兰建议,第一,依托本土优势加强供应链支持。昆明是国际物流枢纽,区域性供货中心和加工中心将极大降低昆明各大零售企业的成本。可以参考胖东来的中央厨房模式,推动本土企业加工设施共建共享,还可以引导商超引入云南本土和南亚东南亚特色商品,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第二,增强示范效应,设立“零售创新示范企业”等奖项,优先支持积极性高的企业。第三,加强行业引导和规范,建立零售行业服务认证体系,向服务质量优秀的企业授予“放心消费示范店”等荣誉称号。第四,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由商务部门牵头,开展服务技能提升培训,各行业互相交流学习。

“每个企业的实力和背景等不同,不可简单照搬照抄。”在冯朝睿看来,消费者的需要就是超市改革的方向,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和变化,给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是不变的真理,不一定要照搬胖东来的模式,但可以学习其品质和服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收获消费者信任。

业内人士、专家学者都有一个共识——国内市场需求多元,地方特色鲜明,规模化调改必然不容易,但迈出转型第一步,已是积极信号。

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观其成。(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陈思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