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茉莉花茶的制作,大有讲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09:28:00    

关于茉莉花茶,最直接的印象,莫过于香。


茉莉花茶的香,属于你无法忽略的那一种:一盏茶推到跟前,花香透过茶汤弥散,澄澈,轻灵,满室芬芳,喝上一口,花香沁人心脾。


这种香,大俗大雅,上得了庙堂国宴,下得了市口茶馆。即便不懂茶的人,也很容易喜欢上它,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美好得十分直接”。

然而,茉莉花茶的香,从来也是饱受争议。


茶楼饭馆儿,几块钱一位茶位费的劣质碎茶,茉莉花茶总是在列。更老有人嫌弃它茶底廉价,花香喧宾夺主,不过是北方人(尤其在京城)用浓重花气来掩盖水质瑕疵的香片,或许根本连茶都算不上。


说茉莉花茶不够体面,一定是因为,你不够懂它。


来看看茉莉花茶到底是怎么做的:

采花、伺花、干茶、窨制、周而复始……个中学问,大有讲究,每一杯茶都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



1|采花

采摘茉莉花的黄金时段集中在下午的二至三点,正是日光最为炽烈的时刻。

在这段时间内,高温促使花蕾内部的精油成分浓缩至最高点,为茶叶吸附香气提供了最佳条件。

同时,花农们必须精准选取那些即将绽放、但尚未完全盛开的花蕾,过于幼小的花骨朵因无法完全开放而被排除在外,而已经绽放过的花朵由于香气散失,也不再适合用于制茶。这种严格的挑选标准,确保了每朵用于窨制的茉莉花蕾都能贡献出最为浓郁和纯净的香气。



富有经验的花农能够通过观察花色的变化,准确判断采摘的最佳时机。茉莉花蕾从青涩转为淡黄,再由黄色渐变为洁白无瑕,当它们呈现出雪白透亮、丰满圆润的状态时,便是采摘的黄金时刻。

此时,花农们需迅速而轻柔地行动,确保采摘过程中保留花蕾的绿色花萼和花柄,同时巧妙地剔除叶梗,以保持花蕾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摘下的花蕾依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在送往茶厂的路上,花农们承担着一项重任——“护花使者”的角色:他们需将花蕾轻柔地安置在竹篮或具有良好通风性的网袋之内(务必避免使用密封的塑料袋),并且每袋装载量严格控制在十斤以内,同时,各个袋子之间还要插入通气筒,以确保空气流通,维持花蕾的新鲜与活性。

采摘与运输通常在日落前结束,茉莉花随后送达茶厂,此时已是黄昏。而对制茶师傅来说,他们的夜晚工作才正要开始。



2|伺花

“伺候”一词在制茶行业中,用以形容对待茉莉花的细致周到,足见其娇嫩与珍贵。

若向经验丰富的老制茶师讨教,你会听到一系列专业术语:“复堆”、“通花”、“烧花”等,这些词汇背后,是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操作流程。

简单来说,所有这些繁琐的步骤,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确保茉莉花蕾能够顺利绽放,释放其最为纯净与浓郁的香气。这不仅是对花材的呵护,也是对制茶工艺严谨性的体现,每一步都关乎最终茶品的品质与风味。


制茶师傅需要不停地翻动茶堆,合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含氧量,是决定性要素。



等待茉莉花开,考验的远不止是耐心。制茶师傅在伺花期间,实际上是在与自然环境进行一场微妙的博弈,需要精准调控温度、湿度与氧气这三个关键要素,使之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这一过程看似朴素无奇,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学问,没有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是难以驾驭的。



3|干燥茶坯

在茉莉花准备就绪的同时,另一重要成分——茶叶,正经历着最后的预备程序:复火干燥。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茉莉花茶名称,诸如雪芽、银峰、珍毫、香芽、龙珠等,本质上都是对茶叶原料的形容。

实际上,多数茉莉花茶的基底,不外乎白茶与烘青绿茶两类。

烘青绿茶以其卓越的吸香特性著称,与茉莉花香的融合堪称天作之合,花香得以在其上完美附着。而白茶,则是高端茉莉花茶的首选,一方面,福建本地便是白茶的重要产地(如福鼎、政和等地),另一方面,白茶本身的淡雅与清润,恰恰能够凸显茉莉花香的清新与浓郁,两者相得益彰,共同缔造出层次丰富、回味悠长的茶中佳品。

这不仅是茶叶与花朵的简单结合,更是地域特色、制茶工艺与自然香气的巧妙交织,每一杯茉莉花茶,都蕴含着对传统与创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4|窨制

在正式将茶叶与茉莉混合之前,一系列细致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包括通风透气、筛选优质花朵等步骤。

通常,当夜幕低垂,约莫晚间十点时分,茉莉花缓缓绽放,花瓣呈现微微张开的“虎爪”状,这才标志着窨制花茶的繁复工序正式步入关键阶段。制茶师们首先会将茶叶与鲜花以特定比例交错层叠,重复十余次,最上层的茶叶如同屏障,有效锁住花香,防止香气散逸。

随后,使用翻耙轻轻搅拌花茶堆,确保每一粒茶叶都能均匀接触花香,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至于茶叶与花朵的使用比例,其中大有学问。花量的增减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全赖于制茶师傅丰富的经验判断。

譬如,倘若当日天气湿润,花香相对薄弱,便需增加花朵用量以弥补香气不足;然而,若环境过于潮湿,即使添加再多的花朵也难以奏效,此时,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便会果断停止作业,等待更适宜的时机。

这整个过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每一次窨制都是一次对自然与技艺的完美融合。

投花量,也是决定花茶等级的重要因素:投花量越多,花茶等级越高。


等茶花充分混合后,奇妙的变化开始了:

水,作为茉莉芬芳的媒介,温柔地携带着香气渗透入茶的肌理。随着蒸汽轻柔地包裹,芳香分子悄无声息地填充进茶叶那些因干燥而形成的微小孔隙,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香氛喷洒,让大量的花香瞬间涌入每一片叶脉。同时,茶叶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微妙的化学变化:原本带来苦涩口感的多酚类物质逐渐转化,释放出甘美的味道;茶的本性也随之从寒凉变得温和,茶汤的颜色由最初的嫩绿慢慢演变,最终呈现出一种清澈而雅致的淡黄色,宛如晨曦初现时天空的色彩。

在静置窨花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十几个小时,这期间温度与湿度的调控至关重要,正如照顾花朵一般细心。直至深夜,制茶师们依然保持着警醒,守护着他们的匠心之作。他们会定期将手探入花茶的混合堆中,通过触觉感受温度的变化,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这样的技艺与专注,正是成就一杯上乘茉莉花茶不可或缺的部分。



5 | 采花、伺花、干茶、窨制,repeat!

经过一夜的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破晓的曙光,预示着辛勤的制茶之旅即将告一段落。

此刻的任务,便是细致地将花与茶分离,这一步骤通常借助于特制的网筛,以确保每一粒茶叶都能与花料完全分离,保持茶叶的纯净。接下来,这些精心处理过的茶叶将被送入烘焙室,通过温和的烘干过程,再次减少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为后续的窨制工序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保存期限与香气的持久性。

而在最后一次窨制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茉莉花那清新而纯粹的香气,制茶师们会选择不再进行烘焙,这一技法被称为“提花”。通过避免高温烘焙可能带来的香气损失,茶叶能够更好地锁住茉莉花香的精髓,使得最终成品在冲泡时,每一缕香气都显得格外鲜活与纯净,仿佛茉莉花刚刚绽放于枝头,给予品茗者最为直接而生动的感官体验。


XIAN XI TANG


好的茉莉花茶,怎么挑



1.花茶等级的小秘密

XIAN XI TANG

或许,当你读至此处,花茶分级背后的奥秘已然了然于胸:优质的茶坯、充足的鲜花投入以及反复的窨制次数,共同决定了花茶的品质层级。

顶尖的花茶,其窨制过程可历经数十次之多,每一次窨制之间需间隔两至三日,完成一批次的制作,竟需耐心等待整整一个月的时光,这无疑是对制茶者毅力与技艺的双重考验。

整个夏日,制茶师傅们几乎未曾有过片刻的休息,每个不眠之夜,都在精细地调整着温度与湿度,以求达到最佳的窨制条件。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与呵护,唯有经历过哺乳期的母亲才能深切体会——那些娇嫩的鲜花,就如同初生的婴儿,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到花茶的最终品质。

正是这般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才成就了一杯杯香气四溢、口感醇厚的上等花茶,每一口茶汤都凝聚着制茶人的心血与汗水,也承载着大自然最纯粹的馈赠。


历经数月光阴,从四月春意盎然时采摘的嫩茶,到八月盛夏时节采撷的伏季茉莉,跨越半个春夏,直至初秋的凉意渐浓,方才得以酝酿出一壶馥郁芬芳的茉莉花茶。

轻啜一口,甘甜的茶汁在舌尖绽放,伴随着缭绕不绝的花香,仿佛一股清泉直抵心田,瞬间唤醒了沉睡的感官,令人心旷神怡,浑身舒畅,仿佛连灵魂都被这股清雅所净化。


2.如何挑选茉莉花茶

XIAN XI TANG

在挑选花茶时,不少人唯窨制次数马首是瞻,以为次数越多,茶的品质越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茶叶吸收香气的能力实际上存在一个上限,一旦超过了这个临界点,茶叶反而会开始释放之前吸收的香气,这一现象被称为“反向吐香”,从而影响茶的整体品质和口感。那么,如何正确评估花茶的等级呢?
首要之务,便是观察茶底。

窨制次数固然是一项考量因素,但评判茉莉花茶品质的重中之重,实则在于茶底本身。

制茶师傅往往会依据茶底的品质来决定鲜花的投入量与窨制的频率。简而言之,茶底越是上乘,所选用的鲜花品质与数量亦将相应提升,窨制次数自然也会增多。反之,对于品质欠佳的茶坯,不会轻易投入大量鲜花进行窨制(若遇到此类情况,消费者理应提高警惕,谨慎选购)。

因此,当你在挑选茉莉花茶时,不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茶底的选择上。优质的茶底不仅关乎茶叶的外观、香气与口感,更是决定最终产品能否真正体现出茉莉花茶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细致观察茶底的色泽、形状、香气等因素,你将能更准确地判断出一款茉莉花茶的真实品质,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购买决策。


其次,不可忽视的是个人口味偏好这一重要因素。
即便一款花茶具备优质的茶底、充足的投花量以及多次的窨制,这些仅仅表明了其等级较高,或者说,价格不菲,并不能保证每位饮茶者都会对其情有独钟。抛开经济成本不谈,茶底的类型与产地同样值得你深思熟虑。因此,在选择花茶时,了解并明确自己的偏好至关重要:


茉莉花茶的茶底主要分为绿茶与白茶两大类。

绿茶因其优秀的吸香性能,成为偏好浓郁花香茶客的首选,能将茉莉的芬芳充分融入茶汤之中;而白茶则以其对茶本味的忠实呈现见长,更适合追求茶香与花香平衡交织的茶客。

谈及产地,除了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广西横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福州与横县两地相比,福州的制茶工艺保留了更多传统元素,而横县茉莉花茶则以大规模生产著称,因此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性价比突出。然而,也有师傅吐槽说,广西茉莉水闷味重,香气太过浓烈,不如清香悠长的福州茉莉。


从花到茶,历程几何?

始于春日茶坯,盛于夏日茉莉;

烈日下花农辛劳,夜幕中茶人不息。

花香换茶香,蜕变重生,

茉莉之香,恒久清幽。

来源:闲栖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