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2套房子,只为办一所学校。从银行行长到私塾院长,从默默无闻到大别山公益支教被央视报道。在教育内卷、集体焦虑的时代,她用七年的时间,探索一种正在消失的教育的可能性。她就是肖玲,武汉临风堂蒙学私塾院长,专注幼小学前阶段传统文化的根基培养。

肖玲院长的7年办学故事,既不煽情也不鸡汤。肖院长出生在湖北宜昌,太姥爷是早年日本留学生,回国后一直从事翻译工作。父母都是下乡知青,一直在县政府上班。她的父亲一路做到当地人民银行的行长,因此她毕业后也直接进入了银行系统工作。二十二年的时间,从普通柜员做到地方分行的副行长,参与过两家新建银行的筹备。她带出来的团队业绩在整个区域银行的系统排名第一。多年从事信贷工作,经肖院长审批的贷款至今都没有出现追责,这都得益父母从小的教育,他们的言传身教,一直在影响着她。肖院长正式进入国学教育领域,是在二零一二年,当时因为身体原因,从银行离职。由于之前的业务伙伴都是企业老板,因此,她参加了华科清华EMBA的总裁班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当中,她发现外在的能力提升远不能满足自己内心的心灵成长。肖院长也亲自游历了德国、新加坡、瑞士、罗马、梵蒂冈、韩国、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从那以后,便开始了她的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之路。她作为中国的第一批访问学者,到印度世界心灵大学学习,从此开始专注少儿教育,开启了她的使命觉醒之路。

在银行工作期间,接触了很多身价千万的老板,发现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反而一筹莫展。尽管他们的孩子拥有最顶级的资源:国际学校专属家教、海外游学,但易于厌学、躺平叛逆一个都不落。在目睹了身边这些精英家庭教育的崩塌之后,肖院长开始反思现代教育对孩子人格塑造的影响。二零一三年在学习中国花道过程中,意外发现西方心理学费尽心机研究出来的经典理论,其实早就藏在我们的圣人留下的古籍经典里。现代心理学的正面和自我觉察,早在《大学》里面就出现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行为心理学热炒的环境行为塑造理论也早就在中国两千年前的《礼记》提出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因为这个发现,肖院长决定卖掉房子,在武汉创办临风堂蒙学私塾,专注学龄前儿童的国学启蒙教育,抓住童蒙养正的黄金期。在孩子思维和品格没有定型的时候,培养未来的进入学校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五年来,私塾从最初的三个孩子发展到满园二十个孩子,除基本课程之外,私塾的核心课程只有两个读经和书画,辅课以绘本、阅读礼仪和劳动。私塾开班的第二年,就遇上了疫情,经历了三年口罩两年双减,最难的日子里,私塾都没有停课。从蒙学私塾,走出去的八十九位孩子,百分之九十在进入小学后成为优秀生代表。作为传统国学教育的受益者,肖院长一直坚持同蒙养正的理念,对学前阶段的孩子用国学经典启发他,用圣贤教化他。所有的教育就教给孩子一个字,”正”,而这个理念也是父母教她的做人原则。这几年私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有一个月月小朋友来的时候,五岁半在入学的时候爱看电视,注意力不足三分钟。两个月后就可以完整的诵读大学,专注度改善特别大,主动的放下了电子设备,学校老师评价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的。在私塾还有大熊和小熊双胞胎兄弟,他们两个刚来的时候很胆小,能量也比较弱,笔都不会拿在国画课上找到表达的渠道,现在不仅爱上了国画,整个人都变得很自信阳光了,写一笔好字,成为班级的小领袖。来私塾的大多是九零后的家长们,很多都是高知父母。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本身被互联网算法操控的家长,也已经开始了对自她教育的反思和觉醒。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启蒙阶段就借着一种适合未来世界变化的教育模式。所以用老祖宗的智慧去蒙养是非常好的教育模式,启发灵性最高阶段的孩子。

肖院长认为国学教育一定会让中国的孩子强大和自信。在当下,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当deep seek秒出标准答案,当算法瞬间解决标准化的问题,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其实是在那些ai无法替代的人类特质上,如情感、想象力、道德判断、自我意识等等。而这些正是我们坚持国学教育的核心,在书院里每天孩子们都是站着晨读《大学》,让孩子保持经络畅通,同时提高专注力。大声诵读,不仅能加强五脏六腑的活动,同时启发头脑的记忆力。《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是讲作为君子根本之道,其产生的正能量超出我们的想象。国画课的学习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这不仅仅是对国画技法的学习,而是对中国数千年优秀文化历史的继承。我们书院的孩子最爱画的题材是梅兰竹菊,那梅兰竹菊画的是君子的傲骨,是中国文化的气质。私塾追踪这些年培养过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发现他们写作文的引经据典能力是遥遥领先的。所以真正的国学教育不是死记硬背的道德说教,是生活实践,是文化熏陶。私塾国学的熏陶不仅针对孩子,更针对父母。因为即使把孩子培养得再好,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变优秀,上小学后按照自我的认知去教育孩子,孩子的优秀也不会持久。所以私塾去年创办了妈妈国学班,让妈妈们亲自来接受国学思想。很多参加学习的父母跟肖院长分享:“之前,不知道孩子在书院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当我们在国学班里体验琴棋书画,诗书花茶,听到我们国学家庭教育讲座,就感同深受的明白了真正的原因。”他们都表示一定会坚持国学的学习。所以,私塾打造这样的亲子共学系统,从同蒙养正到少年养志,孩子教育的成功性是没有问题的。

在一个充斥着教育焦虑的时代里,肖院长微笑着说:“我宁愿做一名小众领域的耕耘者和国学教育的守望者,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逻辑关系,提醒我们要从律己做起,根植国家情怀。”

希望肖玲院长的国学教育之路在有温度的时光里,守住初心,倾听心声,拥抱能量,陪伴成长。
作者:于小敏、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