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城协作 让山里留守儿童看见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08:03: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欧阳星月 楼利英 张佳佳 孔旻颢

为助力江山山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7月22日至24日,由江山市慈善总会、云上公益、浙江众安慈善基金会、余杭区政协社会福利界别委员工作室、江山市悦心理社会服务中心与江山市廿八都小学联合发起的“山・城协作”江山山区留守儿童暑期研学活动在杭州顺利开展。

此次研学以“科技”“向善”“梦想”为主题词,在发起单位、场地工作人员及社会志愿者等暖心陪伴下,25名来自廿八都小学的留守儿童沉浸其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与温暖记忆。

触摸未来,智启视界——“科技”主题路线

踏入阿里云科普教育基地(云谷),巨幅数据大屏与多媒体交互装置集中呈现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应用场景。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云端技术”的力量,眼中闪烁着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

走进人工智能小镇和强脑科技站点,孩子们不仅见证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蓬勃发展与惊人变化,更真切感受到科技向善与造福人类的深刻内涵。

浙江省科技馆里琳琅满目的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尤其专门为本次活动设置的机器人表演、4D电影以及3D打印体验,更是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知到“科技”并非遥不可及。

公益实践,点亮心灯——“向善”主题路线

“向善”主题路线中,孩子们先后参访了阿里巴巴公益、浙江省互联网公益慈善基地、丁丙慈善基地。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从“蚂蚁森林”到“团圆系统”,一个个生动的公益项目让孩子们了解到阿里巴巴企业在不同领域开展的公益实践,其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让孩子们心中充满敬意。

在浙江省互联网公益慈善基地,孩子们了解了基地如何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助力第三次分配,构筑百花竞放的浙江慈善生态,营造“人人向善、商业向善、科技向善”的慈善氛围。

而丁丙慈善基地巧妙地将公益与历史、环保融合在一起。江山儿童与杭州余杭小学生混编组队,不仅聆听了丁丙先生赈灾济贫的感人故事,还动手体验了变废为宝、用AI绘画的乐趣。彼此的陪伴、真诚的互动,让善良的种子在他们心间悄悄生根发芽。

文脉浸润,知行合一———“梦想”主题路线

漫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孩子们依次走进校史馆、科技馆和启真湖畔。校史馆里泛黄的照片与奖状记录了浙大百余年的风雨与荣光,科技馆里的水下直升机、丛林飞行机器人让他们触摸到前沿科技的温度;启真湖微波荡漾,黑天鹅悠然游弋,孩子们在南大门前合影,把“求是创新”的校训悄悄记在心里。

夜晚,高级绘本教育专家借助绘本《最想做的事》,引导孩子们分辨“幻想”与“愿望”,思考真实的愿望和成长方向。同时,社会志愿者们分享了自身的成长故事,“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也会和你一样吗?”孩子们的提问中,笃定与希望在交流中萌芽。

三天的研学虽已落幕,爱与知识的种子却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场链接江山与杭州的研学之旅,像一条温柔的纽带,让山里的孩子触摸到科技的温度、感受到公益的力量、望见了梦想的形状。我们期盼每个留守儿童都能成为“家乡希望使者”,让每一次“看见”点燃更多梦想,在城乡共融的画卷中铺就更宽广的成长之路——改变,从“看见”开始,在“行动”中延续。 图据受访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