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那些文学里虚构的父亲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5:40:00    

本文内容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7月4日专题《以父之名:作家与父亲的命运纠缠》的B05版。

B01「主题」以父之名:作家与父亲的命运纠缠

B02-B03「主题」遇见糟糕的父亲,成为糟糕的父亲

B04「主题」作为榜样的作家父亲们

B05「主题」文学虚构的父亲们

B06-B07「文学」马克·斯特兰德:穿越黑暗,归泊生命的港湾

B08「社科」《历史意识与世界视野》 吴景超和他的“过渡时代”

《紫木槿》:霸权型父亲

《紫木槿》

作者: [尼日利亚]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

译者: 文静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

2017年1月

尼日利亚作家阿迪契小说中的父亲尤金可能是小说中最为暴力的父亲之一,而且在文学中,日常生活的家庭暴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诠释。这位父亲的性格极为霸道,在家中动辄惩罚自己的亲人,母亲和孩子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如何乞求原谅,因为日常惩戒已经成为了这位恶魔父亲的管理方式,他在家庭内部施加令人恐惧的暴力并且不告知具体的规则,从而让子女们因恐惧而臣服于自己。阿迪契描写这样一个人物的原因是借此反映尼日利亚在后殖民社会的分裂与暴力,讽刺的是,尤金的政治纲领却极为明确,他创建了号称是全国唯一敢讲真话的报纸——但在真实的生活中,这些显得毫无意义。

《林肯在中阴》:反差型父亲

准确来说,这本书中以父亲形象出现的美国总统林肯并非纯属虚构,作家乔治·桑德斯大量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林肯遗留的书信,用拼贴与碎片化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林肯的另一面。书中的林肯的孩子威利·林肯已经因为伤寒而去世,在一个夜晚,走进墓地的林肯拥抱了幼子的亡灵。小说里出现了上百个亡灵,其中几个主要的亡灵通过只言片语让林肯了解了他们生前的故事。此时美国内战尚未正式开始,在这本小说里,作者呈现了林肯起初并不那么坚定的一面,当他走出墓园后,开始正式成为美国历史上那位著名的亚伯拉罕·林肯,但在墓园里,他却又只是一个伤心的父亲。也许无论多么坚强的父亲,其背后都有脆弱的一面,小说也运用了穿梭于生死两界的方式呈现了这一点。

《林肯在中阴》。

《杀死一只知更鸟》:正直型父亲

来自这部美国国民级小说里的律师阿蒂克斯是一个令人敬重的父亲,可以说在这个文学形象上,我们能够看到对于父亲身份所期待的所有理想。小说中阿蒂克斯在美国决定为一个被控诉强奸了白人女性的黑人辩护,这个选择让所有人都为阿蒂克斯感到不齿。然而,阿蒂克斯的坚毅品格让他抵抗住了外界的压力,在书中,他也不断教导自己的女儿应当如何去做一个正直的、追求平等的、勇敢的人,他告诉女儿,“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与母亲相比,父亲这个形象总是更具有力量感的,这个力量的来源不在于肉体和社会地位,而在于挑战失败的勇气和高尚的品格。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 [美国]哈珀·李

译者:李育超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17年2月

《洛丽塔》:变态型父亲

准确来说,亨伯特是一位继父,但他在小说中承担的角色与父亲无异。他因为迷恋少女洛丽塔才选择和对方的母亲结婚,在整部小说中,亨伯特变态般地欣赏着洛丽塔的少女肉体,完全逾越了社会伦理的界限。这也让这部小说在第一次出版后成为了毫无争议的禁书,现代读者们则因为纳博科夫与《洛丽塔》成为大师经典,从而质疑文学对恋童癖这一行为进行了浪漫掩饰。恋童癖自然是完全无可争议的罪行,但好在亨伯特的故事只是发生在小说里,也正是因为纳博科夫的这部作品,才能挖掘出一个人内心最为幽暗、不可言说的心理;许多时候人类的幽暗心理只是一秒钟的瞬间,但小说让我们得以在一个漫长的故事中不断审视它们。

《洛丽塔》

作者: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主万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6月

《困惑》:爱心型父亲

《困惑》中的父亲西奥作为一名天文物理学家,在小说中对患有认知障碍且被视为怪胎的儿子罗宾施与了无限的耐心与爱。罗宾受人歧视,他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却对宇宙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父亲西奥做了一名父亲能做的所有事,他运用专业知识为罗宾虚构着宇宙的故事,理解儿子能够听到自然动物声音的那种奇怪天赋,他支持那个小男孩看似痴人说梦的保护地球环境的梦想,和他一起在街头宣传。他是我们所有人都渴望的那类父亲:理解孩子的怪异与不合群。

《困惑》

作者: [美]理查德·鲍尔斯

译者:王敬慧

版本: 中信出版社·大方

2023年6月

《毒木圣经》:窝里横型父亲

《毒木圣经》中的普莱斯牧师看似是个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实际上却是一个相当糟糕的父亲。为了实现自己在刚果传教的夙愿,普莱斯牧师丝毫不管其他家人的感受,带着一家人前往了生活条件糟糕的非洲。在那里,普莱斯牧师的传教工作进展得相当困难,他自己也在非洲的丛林中因为不听当地人劝告而受伤,但回到家里,事业失败的牧师却将所有怒火发泄到了妻子和女儿们身上。在外界受挫后,牧师会回到家中摔碎妻子喜欢的餐盘;会因为鹦鹉的嘲讽而惩罚女儿们抄写《圣经》。当这一家人获得了乘坐飞机回国的机会时,牧师明明知道家人对非洲生活很不适应、渴望回家,却霸道地阻拦了她们,声称自己如果放弃传教、选择回国,那就是个逃跑的懦夫。很遗憾的是,现实里真的存在这类父亲,他们从来意识不到,事业上的失败并不会让一个男人成为懦夫,将失败迁怒于弱者,才是懦夫的表现。

《毒木圣经》

作者: [美]芭芭拉·金索沃

译者:张竝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

2017年3月

《世界冠军丹尼》:玩乐型父亲

当我们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罗尔德·达尔时,我们就会知道小男孩丹尼的父亲威廉绝对不是一个寻常角色。这位父亲的行事方式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丹尼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父子两人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然而他们的每一天却都充满了欢笑。在偶然的机会下,丹尼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是个大名鼎鼎的偷猎者,而父亲威廉居然也带着丹尼去搞偷猎,还要把儿子培养成偷猎界的世界冠军。看起来威廉干的事情非常不靠谱,他带着儿子做弓箭,造屋子,造一种叫作飞去来器的东西,偷猎时看着邻居被野鸡追逐而哈哈大笑。然而在对待真诚的居民时,他又会变成一个非常友善的人。这种父亲具有典型的冒险人格,他们玩世不恭,看起来非常不靠谱,但在对待善恶是非等本质问题时,他们又从不含糊。

《世界冠军丹尼: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

作者: [挪威]罗尔德·达尔

绘者[英] 昆廷·布莱克

译者:紫岫

版本: 明天出版社

2009年03月

《李尔王》:愚钝型父亲

《李尔王》是一部过于经典的悲剧,以至于它可以成为后续众多文艺作品的人物原型,例如黑泽明的电影《乱》等等。李尔王最后的凄凉遭遇让人恻隐,他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代价——虽然悲剧让他所付出的代价显得过于沉重。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李尔王的故事看起来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没有王国需要继承,也没有价值千万的金银遗产需要争夺,然而李尔王作为一个愚钝的父亲,其故事的核心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放在日常生活里的话,想必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为父母难以理解的判断而烦恼——有时我们很想告诉父母他们没有感受到的点、告诉某个人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可惜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会听取。

《李尔王》

作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朱生豪

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6年6月

作者/宫子

编辑/罗东 刘亚光

校对/薛京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