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故事|滞销的30亩有机大葱,迎来第一拨“顾客”!葱农感动之余要请客,他们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4:18:00    

8月23日上午,平度市崔家集镇大葱种植户丁祥光的地头很“热闹”:胶州市鸽膳坊火锅店老板匡德金来了,青岛民安普惠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赵伟来了,半岛都市报“小螺号爱心助农”团队来了,青岛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也来了。

在高温高湿的葱田里,如置身桑拿房的众人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看着大老远从各地赶到葱田的众老板,丁祥光感动之余要请饭。面对丁祥光的善意,远道而来的老板却说“我们是来救急的,怎能吃你的饭”。

丁祥光展示他种植的大葱。

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向

8月22日下午,胶州市鸽膳坊火锅店的老板匡德金就没有闲着。

这天,他在半岛都市报上看到了《30亩有机大葱,盼您伸援手》的报道后,马上与半岛记者联系,询问葱农丁祥光种植大葱滞销的情况后,又联系了自己在胶州开蔬菜加工厂的朋友,希望朋友们帮丁祥光一把。

事实是,匡德金一直以来向社会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胶州的部分环卫工从今春免费吃上了他提供的早餐;胶州环卫工、市民、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大热天里喝上了他免费提供的矿泉水;环卫工和诸多老人吃上了他免费送的大冬瓜。

下午,匡德金邀请到了胶州两家蔬菜加工厂的老板。

23日早上8时30分,匡德金亲自驾车载着两家蔬菜加工厂的老板向百公里之外平度郊区丁祥光的菜地赶,同时半岛都市报“小螺号爱心助农”团队两名成员以及青岛一家公司负责人也驾车赶往百公里之外的崔家集镇。

人物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奔向同一个方向——崔家集镇;怀揣同一个目的——解农民兄弟丁祥光之忧。

众人前往葱地。

高温高湿,如置身桑拿房

23日的平度,气温高达38℃,30亩大葱在烈日下的农田里炙烤,葱田的旁边围着半圈满水的平塘。

9时50分,匡德金和青岛民安普惠农业合作社的总经理赵伟以及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赶到了葱田,同时青岛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和“小螺号爱心助农”团队的朱怀山等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众人剥开芦苇,踩着荒草,进入了被平塘围着的葱田。高温炙烤的大地加上平塘的湿气,葱田中的众人如置身桑拿房。

不大一会,众人额头上已经渗出汗水。

众人了解大葱种植情况。

站在地里的丁祥光向众人介绍面前的30亩大葱。匡德金、赵伟和小螺号团队成员等人走进泥泞地,各拔了一棵葱,剥掉葱皮边看着葱白的样子,边咬下来咀嚼起来。

“大葱辣中有甜,味道不错。”赵伟说。

“大葱很胖,也很硬实。”匡德金掂着手里的一棵大葱说,“得有半斤多重吧。”

匡德金说,这棵葱很结实。

说话间,朱怀山快速掰断葱白:“你看这大葱,很脆。”

说着,朱怀山使劲咬了一口大葱:“味道好,味道好!”

站在地头的匡德金和赵伟踩着泥泞的葱地,向大田中央走去。

“这么多大葱,季节到了,不能再放在地里了。”赵伟对旁边的丁祥光说,“大哥,你说价格吧,我这边帮你处理一部分。”

“大葱毕竟不是主要蔬菜。” 赵伟回头对丁祥光说,“我去联系青岛柏兰集团,青岛柏兰集团也帮你处理一部分。”

“我们爱心助农,也发动市民帮你处理一部分。”朱怀山说。

“我们是来救急的,怎能吃你的饭”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查看着大葱的质量,商量着价格和购买数量。

此时,众人早已大汗淋漓。匡德金将手机揣进了裤兜,两个手使劲抹了一把脸颊上流淌的汗。赵伟一巴掌拍向胳膊上的一只正在叮咬的大蚊子。

蛐蛐在葱地里唧唧,青蛙的叫声从不远处的泥塘里传来。

赵伟蹲下,拔了五六棵大葱用旁边的青草绑起来:“我带着这几棵葱,回去拿给大客户看。”

“周一你就开始拔葱吧,先要3吨。”赵伟说,“你等我消息,我去说服更大的客户。”

“我这边也暂要2吨。”青岛一客户说。

此时,站在葱田里的众人的T恤衫早已湿透。众人踏着泥泞走出葱田时,已是中午11时30分许。

“大家为了我,大老远跑到这里,天又这么热,我找个餐馆请大家吃个饭。”看着众人被汗水浸湿的上衣,丁祥光说。

“你也别太客气。”匡德金笑笑说,“我们是来救急的,怎能吃你的饭?”

“是呀,大哥,你种田不容易。”赵伟说,“将来你有机会去胶州,我们请你吃饭。”

此时,笑意写在丁祥光的脸上。

“太感谢你们了,明天我就开始拔葱。”丁祥光说。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