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⑤丨在台儿庄中战役牺牲的黄人钦:“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9:10:00    

来源:【云新闻】

开栏的话

每一封泛黄的书信,都是时光的切片。当指尖拂过那些斑驳的字迹,我们仿佛能听见八十多年前的枪炮与呐喊,看见滇缅公路上的烽烟与马蹄。

云南,这片曾作为中国抗战坚实大后方的土地,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抗日将士的遗书里,“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悲壮誓言力透纸背;爱国志士的手札里,奋勇杀敌、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跃然纸上;抗日县长那封不卑不亢的特殊回信,字字千钧,尽显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这些散落在书信里的记忆碎片,是历史低沉的私语,更是民族不屈的脊梁。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

云新闻联合云南省档案馆推出“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特别策划,从尘封的纸张里回望滇西抗战,在字里行间触摸那段永不褪色的热血岁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今天,来看爱国军人黄人钦致其妻幼兰女士的一封信。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十四年间,40万云南子弟兵奔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第六十军、五十八军、新三军等由云南子弟组成的部队浴血台儿庄、坚守中越防线、参加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是抗战部队中的虎狼之师。

黄人钦是云南姚安人,任第六十军183师541旅1082团一营二连上尉连长。人钦是家中独子,父亲盼其早日成家立业,然而人钦却一再拒绝,坚称“倭寇无端侵略我国,正我军人报国之日,国势如此,何以家为”。后在其长官赞可,家长亲友的劝勉下,于民国二十六年九月十日(1937年)与省立女中肄业的商幼兰女士成婚。

然而,国家危难之际,救国之事,有时等不及一句简单的道别。婚后仅六日,人钦即赋骊歌踏上征途。

人钦虽入行伍,但一直笔耕不辍,他用近20封家书向父亲明志向、向妻子诉柔情、和挚友忆往昔、与兄长论战局。纷飞的战火、焦灼的局势,都被黄人钦一一记录下来。

亲爱的幼兰:

最近我给刘伯母的信已经有回信来了,何以前段写给你的信,好似石沉大海,缈无回音?在前我还担心着你病了。此次我们奉命出征抗日,是为民族求生存,为国家全领土,抱着最大的决心,无限的希望,抛去了家庭,离开了慈爱的父母、亲爱的兄长、新婚的你和挚爱的友人,誓和倭奴周旋到底。此种行动是多么光明正大。我并不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人,只知道利禄而不知道爱情,忍心的离开你。就是你要到战地服务我并不是不赞成的,在我还巴不得,实在是因为父亲抚育我一场,我们不能够使他老人家太失望;你能替我稍尽孝道就是等于我报答他老人家一分抚育之恩。幼兰,你是深明大义的,定能谅解我这种苦衷吧。春节也到了,说不定你在大阖聚的当中,会发生无限的感慨!但是妹妹!我希望你开怀一点,在这全面抗战的当中,同我一样命运的人,何止我一个。还有亡了家、颠沛流离、穷苦无依、成千成万的难民,过着引泣的生活。并且我有同一命运的兄弟们,在一堆痛饮欢呼高唱着抗日进行曲,准备杀敌致国。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

——你的人钦寄

在黄人钦心中,牵挂着父母的抚育恩情,但这份牵挂,却只能化作家书,诉说内心的歉疚。他在写给父亲繍章的信中,将家国难以两全的纠结光明磊落地融进笔墨:“抚育之恩未报万一,不禁唏嘘以泣也。惟际此国家危亡之秋,正男儿奋发有为舍身报国之时。”

人心非铁打。行军路上,人钦对爱妻的思念只增不减。他笃定地对远方的妻子说:“希望你开怀一点,在这全面抗战的当中,还有亡了家、颠沛流离、穷苦无依、成千成万的难民,过着饮泣的生活……”他在远方为爱妻商幼兰遥寄一份感愧。

家书能抵万金,但有时却昭示着一个家的破碎。

1938年3月至4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4月中旬,中日双方集重兵于山东南部,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打响,第六十军奉命赶赴台儿庄增援。4月23日,黄人钦所在1082团在凤凰桥一带布防。面对涌向阵地前的日军,黄人钦率队奋勇冲杀,与敌肉搏,血战终日,不幸在冲锋时身中数弹,不治身亡以身殉国,时年二十九岁。

战后,战友们在整理黄人钦遗物时,发现他在战斗前夜写给妻子的家书“幼兰爱妻:倭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

得知黄人钦壮烈牺牲,妻子商幼兰悲痛欲绝,留在家中细心照顾黄人钦的父亲黄云。黄云则将当时媒体对黄人钦的报道以及黄人钦的家书整理为《黄人钦遗札》。

图为《黄人钦遗札》

人钦牺牲后,他所在的部队将他的血衣和遗书寄回了他的家乡。当地民众为他建了一座衣冠冢,以示悼念。时人评价:“人生终必一死,死与草木同朽,自不若死以救国之伟大反有价值。人钦的人格及精神太令人感动了,我们后死的友朋,亦必须有此精神及志气,才足以纪念他,敬礼他,而无愧。”

家破,是为了“国全”。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台儿庄战役凝固了中国军民泣血长歌的决绝。除了黄人钦之外,还有更多抗战将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奉献青春,保卫国家。而他们的故事,也存留在这些家书当中,成为生命的见证。

云南日报-云新闻 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 黄佳伦

编辑:张晓橙

美编:张琪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云南省博物馆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