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山东首张不动产登记证从青岛发出。以此为起点,山东逐步建立起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小小一本证,事关千万家。10年来,一个“红本本”见证了山东不动产登记领域的改革之路。
从“多地、多门、多次”到“不用跑”
“从事抵押业务30多年,我一直盼着不出办公室就能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谭鸣是中国银行枣庄山亭支行的业务员,他清楚记得,刚接触抵押登记的时候,房产和土地分属于不同的登记机构,“时间都花在了带当事人来回跑的路上,一件业务得办好几天。”
2016年,房产抵押登记和土地抵押登记全部归属不动产登记中心,但办理抵押还是需要银行员工和借款人一起带着资料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排队办理,客户麻烦,银行也麻烦。
如今,谭鸣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近几年,枣庄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延伸到银行网点,在银行就可以办理抵押登记业务了,并且从提交十几份纸质材料,精简到“一表”办理。“比较下来,原来几天才能办成的抵押登记,压缩到了现在的十几分钟‘全程网办’,真的太方便了。”谭鸣说。
抵押登记业务的变迁,体现了我省不动产登记从分散到统一、从“能办”到“智办”的深刻转变。如今,办“房本”不必拿着一摞摞证件和材料来回跑,点点手机就能预约受理;不动产登记大厅窗口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行动不便、人在外地的市民,通过与线上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即可办证……随着“一网通办”平台的上线和迭代提升,84类登记类型实现网上办,企业、群众可随时随地网上查询登记信息、获取不动产权电子证照。截至目前,全省累计生成不动产电子证照3900万份,提供查询服务2200万次。
常规业务优化升级的同时,山东打通区域和部门壁垒。不动产登记网上缴纳税费“不用跑”,经继承、赠与、转让公证的不动产登记“不用跑”,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不用跑”……越来越多的业务办理模式从“多地、多门、多次”向“一窗、一网、一次”甚至“不见面”转变。
打通140万户群众办证渠道
“新房钥匙一到手,我们接着就领房本了。”近日,在济南东部一楼盘交房现场,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
过去,交房许久却拿不到房本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不动产权证的办理涉及规划、建设、房产、税务、银行、公积金等多个环节,办理不动产权证是这些环节的末端,前面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限制最终拿证,进而影响业主落户、子女入学、房产交易等。
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处处长张春霞说,我省对新开发项目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托不动产登记电子监督系统有效实施建设项目风险管控,及时向权利人及相关部门预警并提醒其采取措施,实现新建项目在审批、建设、登记过程中无缝衔接,保障所有新建商品住房均可办证。目前,全省3331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159万户。
在山东多地,越来越多长期困扰不动产登记的“硬骨头”被啃下来。
为破解传统司法拍卖周期长、程序繁、费用高、风险大、价值折损多等问题,济南市在全国首创不动产处置“带封过户”模式,保障各方利益最大化;
对历史遗留无权属来源的宅基地,日照市采用“三级联审”确定宅基地的合法来源,首次登记与转移登记合并办理,全力化解农村宅基地“继承难”……
张春霞介绍,我省全面完成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建立土地房屋产权问题防范长效机制,为140万户群众打通办证渠道,依申请办理个人不动产登记证87万本,实现“应登尽登”“愿登尽登”。
为企纾困,让不动产“动”起来
曾被不动产登记困住的不仅有群众,还有企业。
“我们的厂区有5幢独立厂房,如果按往常只办一本不动产权证,后续需要融资,就要把厂区全部抵押,融资风险不小。现在厂房可以分幢、分层登记,分别抵押,满足了我们的融资需求。”淄博营新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主营玻璃纤维制造销售的民营企业,融资抵押需求频繁。厂房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通过灵活分割进行抵押贷款,解决了企业“少贷多押”“二押难度大”等难题。
近年来,我省工业用地用房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工业标准厂房分割及分割转让登记制度应需而生,是提高工业厂房利用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的有效手段。”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处副处长刘洋说,去年,山东印发指导意见,从适用范围和条件、审查机制、登记流程等方面,规范工业标准厂房按幢、层等分割及分割转让登记措施。目前,全省累计办理654笔标准厂房分割转让登记业务,助力企业破解抵押融资难题,也推动大量中小企业打破无力大规模拿地建厂的现实困境。
让更多企业抵押的不动产“动”起来,“带押过户”这一新模式在山东率先落地,成为盘活存量资产的又一利器。
在德州市庆云县,山东经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当地一家企业达成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然而这块地存在1.1亿元的抵押。“如果采用以往先解押再过户的方式,我们短时间内不可能筹到这么多钱。另外,我们也担心先把钱给对方企业进行解押存在风险。”山东经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窦景岩说,他们最终选择了“带押过户”,无需等待解押即办理了过户业务,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目前,该厂区已顺利承接新项目。
持续为企业减负纾困,青岛、枣庄建立法拍不动产登记协作联动机制,打造“案件快速办结、税费及时入库、产权依法登记”的闭环办理模式;烟台创建用海“一件事”服务,为项目用海报批提供“一次告知、分类指导、三级联动”服务保障,助力投资项目高效落地;济宁探索工业用途不动产按份持证和按份额转移、抵押登记,解决整体价值大的独幢厂房融资额度低、“二押难度大”的问题……随着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企业的产权登记梗阻接连被打通。
如今,全省不动产登记服务已延伸到1136个乡镇,93%的登记业务3个工作日办结,50%以上业务1个小时办结,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