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硅基新材料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遭遇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近日,合盛硅业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至4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单季亏损至少达5.6亿元。
与此同时,当前公司债务承压,年内已密集启动资产证券化项目(以下简称“ABS项目”)、融资租赁、巨额授信及股东协议转让股份等多项融资举措,累计规模达数百亿元。
业绩首亏
合盛硅业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核心产品包括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三大类,并延伸至下游光伏产业链环节。
其中,工业硅是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硅石、煤炭及石油焦等,下游可用于生产有机硅、多晶硅和硅铝合金,而有机硅下游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多晶硅下游则是光伏硅片。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合盛硅业的业绩“变脸”源于市场供需变化及产品价格波动。谈及上市以来的首次业绩预亏时,合盛硅业方面表示,2025年上半年,工业硅下游需求整体弱势,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同时,受工业硅、多晶硅供需阶段性失衡以及期现套保等方面影响,工业硅、多晶硅期现市场价格均持续下行。特别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逐渐退坡,终端需求阶段性降温,价格跌幅明显扩大。
“受此影响,公司工业硅销售价格同比出现较大下滑,光伏板块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综合影响,导致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合盛硅业方面表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刘晶指出,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其中,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为改善产业链供需矛盾,企业纷纷压减负荷,工业硅、多晶硅月度开工率分别创下41.9%、38.6%的历史新低。
对于工业硅产业链后续市场和价格的变化,合盛硅业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回复记者称,2025年工业硅市场需求端增速将有所放缓,但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压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有机硅行业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当前,工业硅市场正处于阶段性供需错配的调整期,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承压,但公司注意到,随着行业“反内卷”的推进,近期工业硅、多晶硅及下游相关产品价格有一定上涨,供需关系正趋向平衡,市场格局有望重新改变。
合盛硅业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因素:一是光伏“反内卷”推进情况及多晶硅开工率的变化;二是新兴产业对有机硅需求的拉动作用;三是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进度及复产节奏。在供需格局逐步优化的背景下,工业硅价格有望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并伴随市场需求的回暖实现阶段性修复。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王彦青指出,下半年工业硅下游及出口预计维持低迷状态,但需求整体下行空间有限。
王彦青分析认为,供应的刚性特征或将拖长工业硅的底部周期,主要问题在于工业硅去库存速度仍然较慢,而需求端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拖累之下,或难再有爆发式增长的空间。在高库存的背景下,工业硅供需再平衡仍然较为艰难。预计工业硅价格或持续底部运行。
频频融资
业绩“变脸”之际,合盛硅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亮起“红灯”。
记者对比发现,合盛硅业自2024年以来整体资产负债率有所攀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合盛硅业总资产907.69亿元,总负债567.83亿元,资产负债率62.56%。具体而言,公司货币资金仅21.66亿元,而含短期借款(5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3.36亿元)及长期借款(139.41亿元)在内的有息负债便高达298亿元。
今年,合盛硅业为满足经营资金需要,融资动作频频。
为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2025年2月,合盛硅业拟申请发行ABS项目,总发行额度不高于40亿元。
4月,合盛硅业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2025年拟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采取售后回租、直租等形式向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及其他机构申请融资,融资额度合计不超过50 亿元(含),每笔融资期限不超过五年(含),以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资产流动性。
同月,合盛硅业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拟向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理公司、保险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或融资机构平台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总计不超260亿元,授信期限为一年,授信额度在授信期限内可循环使用。
合盛硅业还向上交所报送了《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上市申请材料,并于2025年6月11日获得受理。此前的2024年1月,合盛硅业公开发行不超过40 亿元(含)的公司债券。
不仅如此,合盛硅业控股股东合盛集团还通过股份协议转让方式获资支持上市公司发展。7月16日,合盛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43.9元向肖秀艮转让5.08%股权,总价26.34亿元。转让后,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罗立国、罗燚、罗烨栋持股比例降至73.51%。
合盛集团由罗立国、罗燚、罗烨栋共同100%持股,受罗立国实际控制。2024年财报显示,罗立国与罗燚、罗烨栋分别为父女、父子关系,罗立国在合盛硅业任职董事长,罗燚、罗烨栋分别任职副董事长和总经理。
按照7月17日披露的信息,肖秀艮本次接盘动作是基于对合盛硅业内在价值的认可与未来增长前景的信心,故以协议转让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对合盛集团而言,本次套现主要用于自身资金需求及上市公司发展需要。
合盛硅业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向记者回复表示,关于转让所得资金的具体分配及用途,系合盛集团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自主决策范畴。合盛硅业作为上市公司,将严格遵循信息披露规则,若涉及需公告事项,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发布的正式公告,以获取准确信息。
(编辑:董曙光 审核:吴可仲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