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京,天朗气清。红旗猎猎,国歌嘹亮。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迎来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时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礼炮鸣响大国威仪,铁甲捍卫和平正义。盛大的阅兵活动穿越历史烽烟、振奋民族精神。赴现场观礼的卫生健康工作者目光紧随受阅部队行进,神情坚毅、豪情满怀。他们以白衣战士的身份见证这一盛典,在伟大荣光中汲取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磅礴力量。


激荡起心底深厚的家国情怀
“最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受阅官兵坚毅的眼神、整齐的步伐和大国重器磅礴的气势汇聚成的钢铁洪流。”“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说,恢宏的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更激荡起中华儿女心底深厚的家国情怀。
“当国之重器庄严驶过,人民军队铿锵前行,我看到的不仅是捍卫和平的强大力量,更是万千同胞得以安居乐业的保障。”“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麻醉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余剑波说,无论在何种“战场”,全心全意守护生命、服务人民,都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诠释。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科主任陈旭锋如此描述阅兵盛况:“受阅部队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先烈的缅怀,激励后人传承精神、奋勇向前。”在他看来,阅兵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历史回望,更是民族自信的壮丽交响。
“每一个画面都彰显着国家的强大实力,也让我更加明白如今的盛世中国来之不易。”出发前往天安门广场前,来自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太古镇乐堂村的乡村医生贺星龙,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服。观礼时,他用手机给乡亲们“直播”眼前的盛况。“星龙到现场了!”“太气派了,无比震撼!”手机那头,乡亲们热烈地回应着,微信群里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庆国,仍清晰地记得童年时在黑白电视机上看到的阅兵画面。如今在现场观礼的他心潮澎湃:“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如同涓涓细流,最终都汇聚成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磅礴江河。在观礼过程中,我的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愈发浓烈。”
当受阅部队嘹亮的口号声响彻天际时,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薛亚军主任医师深切地感受到人民军队忠诚无畏、英勇奋发的精神力量:“看到战旗方队高举功勋旗帜,我仿佛穿越历史,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更加鲜活。”
“当空中梯队划破长空时,我内心的自豪感、使命感难以言表。”曾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西安大兴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维别有一番感悟:装备重器以磅礴之势列阵前行,彰显的是民族气节,激荡的是民族精神,向世界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今天的阅兵式令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我们当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张颖惠激动地说,一个个步履铿锵的方队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
铁流滚滚,气势如虹。当家与国的记忆交汇、使命与光荣交织,观礼的卫生健康工作者们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到保家卫国、矢志复兴的信念与力量。
在新时代延续精神血脉
“伟大抗战精神与医者崇高职业精神血脉相通,共同根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体现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和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余剑波感慨道。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像白求恩一样的卫生健康工作者在炮火中组建医院、抢救伤员,在日寇的铁蹄下筑起坚不可摧的医疗防线。他们舍生忘死,是伟大抗战精神在医疗战线上的写照。
“抗战精神与医者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绽放的双生花,同根同源、使命相通——前者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战,后者为生命安康而守。”刘昌说,白求恩精神指引她主动贴近临床、靠近患者。从战地救护到抗疫出征,再到为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一代代医务人员以白求恩精神为标尺,把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崇高使命。这种精神的传承令刘昌深刻认识到,无论历史如何变化,“医者”二字的分量,永远是“以己之力,护民安康”。
“我们手中的听诊器和手术刀,承载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大义。”在陈旭锋看来,伟大抗战精神饱含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当代医者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延续着这份精神血脉。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这始终是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强大动力。
怀揣着对患者质朴的爱,即便在离家千里的北京天安门,贺星龙仍挂念着乐堂村患病的老人们。“李大娘有糖尿病,常用药都放在这儿”“张大爷最近血压不稳定,你每天勤问着点”“冯大爷卧床,定期要换尿管,日子我写在台历上了”……贺星龙行前叮嘱妻子的这些话,一字一句都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一名乡村医生数十年如一日的牵挂。
“我们在全国开展‘心佑工程’,同样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李庆国回忆,11年来,他带领团队深入江苏、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的偏远地区,对困难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筛查和救治,累计筛查20万余名儿童。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先辈不畏牺牲、奋勇抗争,把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在和平年代,新时代医者默默奉献、坚守岗位,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都是医者不变的使命。”李庆国说。
将伟大荣光化为奋进力量
“此次观礼令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将把心头的振奋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刘昌表示,未来将以爱国之志激发奋斗之志,持续深耕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诊疗能力,培养更多能吃苦、肯奉献、有担当的医疗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医疗报国的初心。
余剑波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表示,要以“工匠精神”钻研医术,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绝不退缩。
“医者传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那份在危难时刻敢于担当、突破自我的大医气魄。”陈旭锋表示,要将伟大抗战精神和医疗卫生工作深度融合起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迎难而上,以生命至上践行爱国情怀,以永不退缩恪守民族气节,以敢为人先展现医者气概,以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铸就必胜信念,做人民健康最坚实的后盾。
参加阅兵观礼,更加坚定了贺星龙扎根基层、服务乡亲们的信念。他说:“未来会更关注村里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治疗他们潜在的疾病,同时加强对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普及,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对于困难群众,更加主动地关心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确保乡亲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服务患者“更添同理心”、钻研业务“更增进取心”、奉献事业“更守责任感”……李庆国的观礼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先心病患儿群体的温暖关怀与承诺。他说,要把这份源自国家盛事的光荣与感动,转化为推动“心佑工程”深入发展的不竭动力,持续创新服务模式、聚力攻克技术难关、奋力突破诊疗瓶颈,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每一名患儿的健康未来。
历史长河奔涌,精神薪火永续。展望前行奋进路,观礼的卫生健康工作者一致表示,要将这份历史荣光转化为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强大动力,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根基贡献新的力量。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郭蕾 张晓东 实习记者 李明炫 肖琰 特约记者 李小楠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