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来,我国旅游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乡村游以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闲适的田园生活体验,成为众多游客避暑休闲的首选。
乡村游、非遗游火热
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日前,第三届“乡村艺课”青少年装置艺术展在浙江龙泉望瓯·陶溪川正式开幕。

展览依托中国美术学院优秀社会美育团队,联动“乡村艺课”全国70多所学校,由3000余名乡村孩子共同创作,汇聚成二十组青少年装置艺术作品。通过雕塑、绘画、手工、音乐、舞蹈、影像等多元媒介,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沉浸式观展与共情的体验。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农事活动,还可以观看乡村艺术展、参与水上起落飞机的飞行体验和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

当地民宿运营负责人 牛菁:暑期订单非常火爆,很多公司也会选择来乡村团建拓展,更多的上海家长带着孩子和家人们一起来体验乡村生活。

暑期到来,位于福建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迎来客流高峰。在竹编体验馆内,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竹编作品,还能在竹编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近距离感受这项传统工艺的魅力。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武夷竹编代表性传承人 谢宏星:这个是用十几种竹子做的福建舰。我们用武夷山传统的技艺,包括一些原材料,做一个当代的艺术品。
暑期夜游火热
带动旅游消费
在山西太原小店区的抱鼓巷,夜幕降临后,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现场除了精彩的音乐表演,还为人们准备了互动打卡游戏。此外,烧烤、火锅、海鲜、特色冷饮等各类美食一应俱全。在周末假日,抱鼓巷的日客流量会超过1万人次,人们在这里感受浓郁烟火气。

抱鼓巷商户 周立梅:像我家,平时外边摆四十来桌,今天已经坐到了七八十桌了,到我下班的时候能达到一百桌。

在江苏苏州太湖之滨,一方巨幕临水而立,临湖广场化身城市“会客厅”,吸引游客欢聚一堂,既可以观看赛事直播、音乐表演,也可以品美食、喝啤酒,享受活力四射的缤纷夏夜。

市民:这边既能看球,又能逛夜市,还能欣赏太湖美景,我感觉来这里不虚此行,非常棒。
多元消暑选择
带动夏日消费
脚下是潺潺溪水,头顶是万亩绿海。静坐其中,清凉溪水正好没过脚踝,耳畔徐徐山风令人心旷神怡——这段时间,在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石溪村,新开放的“躺溪”玩法成了诸多游客的心头好。

在河北秦皇岛渔岛海洋度假区,新颖别致的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巨型机甲造型的水寨、全息投影水幕电影,让游客在水花飞溅中感受未来科技魅力。当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释放滨海度假消费潜力。

在安徽池州石台县秋浦河上游的牯牛降风景区,从高空俯瞰,满眼尽是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水流,蓝天、白云、青山倒映水中,更平添了一份“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为了充分开发秋浦河一带特色文旅项目,池州金融部门还积极对接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邮储银行池州市分行行长 洪国飞:聚焦景区资产整合、旅游设施升级改造、特许经营转让等关键场景,配套提供固定资产贷款、并购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服务,先后为6家文旅企业授信4.09亿元,累计投放1.13亿元。
综合供能站
助力暑期绿色出行
在江西上饶市三清山大道综合供能站,104个充电终端整齐排列,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极速体验,满足从微型电动车到大型电动巴士的全品类国标车型充电需求,解决长途出行续航痛点。

针对暑期高温天气,综合供能站爱心驿站设置自助饮水区、手机充电区、自助服务区等暖心功能区,还为过往的司乘人员提供免费的空调、绿豆汤和防暑药品,打造应对酷暑的“清凉补给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