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从成都市民政局官网获悉,为加快健全成都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成都市民政局日前发布关于征求《成都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专项规划》)意见的公告,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9月5日。
建设老有颐养的幸福样本城市
《专项规划》分为规划总则、目标体系、规划方案、实施保障4个部分。规划总则指出,规划原则有4个方面——以人为本,普惠共享;全域覆盖,分级分类;功能复合,合理布局;前瞻规划,有序供给。
在目标体系上,《专项规划》指出,总体目标为全面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老有颐养的幸福样本城市。
在设施体系上,构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机构两大类的成都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体系,具体而言,基本养老服务设施主要涵盖“城市五级、农村三级”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中需要空间保障的“区(市)县-街道(镇)-社区(村)-小区”四级七类设施,包括城市地区的区(市)县养老服务中心、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社区为老服务站、小区为老服务点和农村地区的县级特困人员养护院、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互助站。
基本养老服务设施这样布局
未来,成都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将怎样具体规划布局?《专项规划》提出,实现全市23个区(市)县,共规划布局23处区(市)县养老服务中心;全市共161个街道,共规划布局161处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全市17个涉农区(市)县,共规划布局17处县级特困人员养护院;全市共布局54处镇级区域性为老服务中心。
在养老机构方面,《专项规划》对保障型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布局规划进行了明确,要求按照“保障优先、医养结合、中心引领、增存并举”的布局思路,全市共规划预控保障型养老机构1029处,提供保障型养老床位21.10万张。根据需求,后期动态调整。其他养老机构可利用社会福利用地供给、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供给、整合改造闲置资源供给以及在经营性用地上建设。
针对实施保障,《专项规划》指出,各区(市)县应满足基本养老服务设施设置目标,近期按照区(市)县养老服务中心、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县级特困人员养护院和镇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覆盖率100%,社区为老服务站覆盖率达到70%的目标制定建设计划。
在配套政策上,要优化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政策,探索制定存量资源统筹利用机制,明确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要求。例如,保障型等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均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养老机构在以招拍挂方式取得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时,土地出让起始价给予优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
编辑: 张烁 责编: 高婷